千百年來,包拯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黝黑的面龐、月牙形的疤痕、迎風飄擺的胡須,這些簡單的樣貌特征拼湊在一起,就構成了這位清正廉潔、剛正不阿的包青天的容貌。
正是由于包拯的形象實在過于深入人心,無論是戲劇還是影視劇,他的故事始終都被人們傳唱且經久不衰,在人們一遍又一遍的加工當中,包拯的身上也逐漸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作為一位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這位赫赫有名的包青天在有著傳奇經歷的同時,還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因此,普通人所經歷的喜怒哀樂,包拯也一樣會經歷。
對于生活在封建社會當中的古人來說,延續香火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在這一點上包拯也不能例外。
然而接二連三的意外,卻讓包拯險些乏嗣無后,直到六十歲大壽時兒媳的一番話才讓包拯轉憂為喜。ADVERTISEMENT
那麼,這其中有著怎樣的故事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
古語有云:「不孝有三,無后為大」,在古人的觀念當中,讓自己的家族人丁興旺是頭等大事。
古代的生存條件又相對較差,平均壽命一般只有五十歲左右,為了盡快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成婚年齡比現在要早很多。
他們會盡可能地生養眾多,以此來應對殘酷的自然淘汰,這樣的原則幾乎貫穿了整個封建時期。包拯在不到二十歲的時候就完成了自己的婚姻大事,其妻子李氏是一位性格品行都極好的女子。
包拯完婚之后夫妻二人十分和睦,可謂是當時的模范夫妻,然而就在李氏嫁給包拯后不到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便奪去了她的生命。
夫人的去世讓包拯悲痛欲絕,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擺脫喪妻之痛。妻子去世數年之后,包拯終于迎來了自己的第二段婚姻,迎娶了第二任妻子董氏。
董氏夫人出身于名門望族,因此言談舉止也十分莊重得體,包拯對這位夫人同樣十分滿意。多年后董氏夫人為包拯生下了一兒兩女,這讓包拯喜出望外,尤其是兒子的到來更讓他更是興奮不已。
董氏夫人在生下這個兒子時包拯已經三十四歲了,當時這樣的年紀已經稱得上是老來得子了。
包拯在高興之余,給兒子取名包繶,夫妻二人對三個孩子的教育可謂傾注了全部的心血。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