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夜宿一地,得知地名后大驚:快走,結果逃過一死劫
文|武品文史
公元前199年,皇帝出巡經過柏人縣(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時天色已晚,此時皇帝也覺得有些勞累準備夜宿此地,當皇帝準備下車時隨口問了侍衛一句:「此乃何地啊?」,隨從侍衛答到:「柏人縣」,皇帝在心中念到:「柏人者,迫于人也!」頓時瞬間神清氣爽倦意全無,皇帝連忙回身坐回車內并吩咐衛隊連夜離開。
果然,皇帝的車隊前腳剛走,后腳就出現了一隊刺客。而這隊刺客殺手,只得眼睜睜的看著皇帝車隊離開。
這位「能掐會算」的皇帝就是漢朝開國皇帝劉邦,而刺殺他的這隊殺手則是趙王的國相——貫高。那麼貫高為何要刺殺劉邦?劉邦又是怎麼「預知」貫高要在柏人縣刺殺劉邦的呢?這一切要從漢高祖三年講起。
漢高祖三年,趙地叛亂,于是劉邦任命韓信和張耳一同攻趙,趙地收復之后劉邦非常高興,便把張耳封為趙王。
漢高祖五年時張耳去世,兒子張敖世襲趙王位,劉邦更是把自己唯一的女兒魯元公主賜婚趙王為王后,使得兩家親上家親。
到了漢高祖七年,匈奴滋擾邊境,劉邦帶領漢軍前往平成與匈奴作戰,戰罷之后返回國都,正好路過趙地時天色已晚就夜宿趙地,張敖看到岳父到來肯定是好生招待,不僅親自端茶遞水服侍劉邦,還為劉邦精心挑選了美人來服侍劉邦,結果卻遭到了劉邦的冷眼相待。
原來劉邦在此次匈奴作戰中吃了虧,心中怨氣無法排解,正好趙王在眼前晃來晃去讓劉邦心煩,所以態度十分傲慢且有些無理。
這件事情讓趙地國相貫高非常生氣,于是就秘密謀劃刺殺劉邦,好為趙王出口氣,張敖知道后嚇得魂飛魄散,連忙制止貫高,最終在張敖的苦心說服下,貫高才算作罷,只是心中依然記恨。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