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文化交替的民國時代,人文風氣皆開歷史之先河。
在猶如百家爭鳴的這場歷史劇變中,無數文人巨匠、佳人才子更似璀璨星辰,用自己的傳奇和精彩點亮了亂世的蒼茫夜穹。
同樣的,這場革故鼎新的劇變,也帶來了巨大的思想沖擊;受新舊文化博弈的影響,束縛了國人千年的傳統封建禮制逐漸解體;而三妻四妾、包辦婚姻等舊俗,更是新派文人爭先沖破的束縛。
作為著名歷史學家和語言大家的顧頡剛,亦是民國矚目的那顆星辰。
只是無奈,他一生經歷三段婚姻,卻因為新思想與舊傳統的博弈,為婚姻蒙上了不幸的色彩。
出生于1893年的顧頡剛,是中國新史學的后繼人之一,也是「古史辨」派的學術領袖;名流如云的民國時代,顧頡剛堪稱一個在民國史學界呼風喚雨的人物,當然他也是一個具有真性情的蘇州才子。
性格平和的他,生平最喜歡做的事情,便是「收書」;當然,與普通人逛書店不同,顧頡剛更加熱衷于小集市、路邊攤「尋寶」。
那些被書商們視為珍寶的書籍,顧頡剛從來不收,但對于那些紙質拙劣、司空見慣的「大路貨」卻情有獨鐘。不管是《三字經》、《千字文》,唱本、醫術、野記雜談,還是老秀才寫的八股文試卷、賬簿,甚至是當地老太太寫得不通的信稿…統統是他喜歡的類型。
這樣的愛好,自然與他專研的歷史和文學有關;出身于書香門第的他,曾少年在北大求學,畢業留校任教,一路探究民俗學、歷史學,最終在這個領域取得舉重若輕的地位。
但事業上順風順水的他,在愛情上卻躊躇半生;一生經歷3次婚姻的他,似乎始終沒有得到自己的愛情。
第一段婚姻,是典型的父母包辦。ADVERTISEMENT
因為是家中單傳,家中長輩培養他成才的同時,也萬分期盼這個聰慧的才子,能夠早早為家里傳宗接代;所以在顧頡剛13歲那年,父母便為他擇定了一門婚事。
妻子吳征蘭,是一個典型的傳統舊式女子,性格溫婉,卻大字不識。
作為新派青年的顧頡剛,是無比排斥這門婚事的;但是傳統孝道的制約,讓他始終無法做出違逆父母和家中長輩的事情,這樣的接納和默認,也間接促成了這樁婚姻的悲劇。
兩人結婚后,日子也算是融洽;因為妻子不識字,顧頡剛就親自教授妻子知識文化,力圖把她培養成自己向往的新時代女子。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