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快訊
1374年,吏部尚書向朱元璋請求退休,朱元璋問他:「回家干什麼?」吳琳:「回家種地」
2024/04/29

ADVERTISEMENT

在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對官員嚴加監察,對于官員的行為舉止更是小心翼翼。公元1374年,一則關于吏部尚書吳琳的故事流傳至今,至今仍令人津津樂道。

吳琳是明朝初年的一個知名文臣,出生在黃岡縣中和上鄉,也就是現在的武漢新洲倉埠人,其父親叫做吳應澍幫助別人創建過問津書院,而他也成為了問津學院的一個生員。

在洪武二年的時候,吳琳以文學出眾為由,被舉薦到朝廷去做官,與同鄉的吏部尚書詹同一起輪流掌管吏部事務。為人比較謙虛謹慎的他,在為官期間基本上做到了清正廉潔,這個在當時的朝中已經形成了公論。

到了洪武七年的時候,在吏部尚書這個高位上做得好好的吳琳,突然向朝廷請求辭官回老家種田。

ADVERTISEMENT

朱元璋雖然表面同意了,但內心里覺得十分奇怪,你老身體還很健朗,在吏部也做得相當不錯,為什麼突然要辭職著,放著好好的高官厚祿不要,跑回老家種田,這是一個怎樣的腦回路,真是讓人搞不懂。莫非這其中有什麼貓膩?

老朱這麼想著,當即派使臣秘密過去調查一番,看看吳琳是真的在老家種地,還是有在偷偷地干些別的事情。

當使臣來到吳琳家附近的時候,很快就發現周圍一個人都沒有,只有一個戴著草笠的老農,坐在一只秧馬上,全神貫注地在水田中起秧,動作十分嫻熟,一看就是看了很久農活的老農民。

這位使臣緩慢地靠過去,想要向他詢問一下吳琳家的具體住處在哪里,對方突然筆者地站起身來,十分恭敬地回應稱:「我就是吳琳吳尚書!」

使臣著實吃了一驚,他萬萬沒想到眼前這個赤足的老農民,就是赫赫有名的吳琳尚書。

ADVERTISEMENT

此番消息傳到了朱元璋的耳朵后,老朱也感到大為稱奇,沒想到吳琳辭官回家,還真的就只是回去種田而已,從此以后在民間里就吳琳身上就有一個廣為人知的稱號為赤足尚書。吳琳自然病死后,也順便簡單安葬在自己的老家倉埠。

吳琳是一個性資純篤,清正廉潔的好官,同時對于學問也十分熱衷,對于《毛詩》《小戴記》等經典書籍都有較為通透的理解。黨朱元璋覆滅了陳友諒勢力之后,朱元璋便下令要征用大量荊楚一帶的名人,通經學古,且能文章的吳琳就這樣經過了詹同的舉薦來到朱元璋的麾下做事。

吳琳還有一個弟弟叫做吳琛,在也朝廷做事,當了一個衢州府同知,雖然名氣和地位比不過哥哥,但也做出了不少政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53歲的慈禧愛上了20歲的侍衛那爾蘇,當晚就臨幸了他,哪承想,這個舉動害苦了那爾蘇
2024/09/03
公主落難後,被一有錢人家收養,身份恢復後,將其一家送入死牢
2024/08/16
她是史上最成功的陪嫁丫環,自己當了皇后,小姐卻成妃子
2024/08/16
清朝「最窮」狀元郎,殿試時在考卷上只寫「8字」,光緒飆淚:狀元就他了!
2024/08/15
嘉慶在首次後宮選秀中,相中了年僅13歲的晉妃,在洞房花燭夜,寢賬中的晉妃,看到向自己緩緩走來的竟是一個老頭子!不料,第二年卻成了寡婦
2024/08/15
「僵尸」為何穿的都是清朝官服?專家:并非胡扯,其實有依據
2024/08/14
她13歲嫁給40歲皇帝,10年生3胎封皇貴妃,卻不許葬入帝陵
2024/08/10
孫殿英麾下士兵回憶:慈禧是「半落子」腳,她的真實身世成謎
2024/08/10
16歲給富商做外室,生下一狀元,兒子和她被一起送人后又生一狀元
2024/08/10
劉墉正準備休息,兩名乾隆的妃子卻突然走進屋內,開始寬衣解帶,劉墉目瞪口呆,連忙跪下求饒,可兩個妃子卻是不管,執意留下侍寢
2024/08/09
康熙的啟蒙女老師:終年不洗澡,為何康熙還極度寵愛她?原因讓人有點意外
2024/08/09
同母異父的哥哥要帶懷孕的妹妹私奔,母親竟催他們快走,誰知,繼母攔住去路:「你把我引誘到母親不是母親,情人不是情人的地步,你卻不帶我走?」
2024/08/07
史上最可憐的公主,年僅10歲被迫和親,3個月后受過度寵愛而死
2024/08/07
88歲乾隆最后一個妃子:原是兒媳婦,13歲入宮14歲守寡,歷經3任皇帝,被孫子封為晉妃
2024/08/07
古代被判誅九族時,家中親屬為何不提前逃跑?逃走的才是真的蠢
2024/08/05
古代為何還有女太監?女太監怎麼「凈身」的?手段令人不寒而栗!比男太監要可憐一萬倍!
2024/08/02
古代戰士打仗,如何解決生理問題?勾踐有個奇招,被后人沿用2000年
2024/08/02
唐中宗為了羞辱宰相,把「50歲乳母」嫁給他,洞房夜他卻興奮不已「高呼萬歲」
2024/08/02
農婦準備拿家里不要的舊賬本燒火,卻突然掉出了一張的蓋紅章舊紙,旁邊丈夫撿起一看,頓時大驚失色,這竟是曾國藩頒發的免死牌
2024/08/01
歷史上根本不存在的7位「傳奇人物」,第三位是「代父從軍」的巾幗英雄,我們竟被「騙」了幾百年
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