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4月17日,清朝廷在甲午戰敗后,與日本政府簽訂了《馬關條約》,將台灣、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
本組圖片出自一本叫作《台灣的風光》攝影集,由日本人拍攝于上世紀三十年代,因圖片較多,小編將圖片整理修復后,分三期分享給大家。
基隆港
基隆港地處台灣島北端,和高雄并稱為台灣島上的兩大港口,建于清光緒12年(1886年)。《馬關條約》簽訂后,遭到了台灣百姓的強烈反抗,日本陸海軍于1895年6月3日向距離最近的基隆發起進攻,基隆隨即失陷。
基隆車站
1893年10月20日,基隆至台北的鐵路竣工,在新岸壁附近設立基隆車站。 基隆車站一直被日本人看作台灣的正門,當時台灣一共有九萬人口,其中日本人占了兩萬一千名。在車站附近有許多大型建筑,如官員宿舍、大阪商船隊、稅務局、市政廳以及郵局等。
基隆街道
吉隆市府門前的街道。基隆港口距離台北只有二十八公里的鐵路,被視為保護台灣北大門的掛鎖,來自日本、大陸和南海的大大小小的船只都要經過這里。這里是宜蘭線的終點站,這條鐵路線連接著台北、台中、台南、高雄和宜蘭等主要城市。
總督府
總督府位于台北老城區,開建于1912年,1919年3月竣工。樓高五層,中央塔樓高六十米 ,是當時台灣島內最高的建筑物。
台北榮町
台北中央街區榮町通,路邊商鋪上有中文招牌,亦有不少日文招牌,彼時的台北共有28.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