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9月8日,中秋節,在美國加州的一所公寓里,房東發現已經好久沒見到那位瘦削的中國老太太了,預感不妙的她立即報了警。
洛杉磯警察趕來,打開公寓的門,驚訝地發現了已經死去6~7天的女作家張愛玲,她身穿旗袍,身下墊著毯子,身上沒蓋任何東西,死于心血管動脈硬化,終年75歲。
顯然獨居的張愛玲死時,身邊沒有任何一個親人。所幸自知大限將至的她,留下了一份遺書,遺書中提到了生前好友林式同。
警察給林式同打去電話,林式同很快趕了過去,他是唯一到過張愛玲去世現場并親眼見過張愛玲遺容的人,據他回憶:
「張愛玲躺在房里唯一一張靠墻的行軍床上,身下墊著一終灰藍色的毯子......她的遺容安詳,出奇的瘦,保暖日光燈依然亮著光......」
真是恍若隔世,50年前一代才女橫空出世,50年后卻飄零在異國他鄉,孑然一身悄然離世,如此凄涼晚景,不免令人動容。
一起來看看張愛玲的傳奇人生。
著名作家施叔青曾這樣說:「中國近現代作家有三個人可獲諾貝爾文學獎,沈從文、張愛玲、老舍,但三個人都死了。」
而作為特立獨行的作家,張愛玲曾不無自信地說:「我生來是一個寫小說的人。」而她并不知道,她傳奇的人生經歷也是小說范本。
1920年9月30日,張愛玲出生于上海,祖父是清末名臣張佩綸,祖母是李鴻章之女李菊耦。母親黃素瓊接受過新式教育,父親張廷重喜歡吟風弄月,可謂出身名門,文墨飄香。
張愛玲過了一段無憂無慮的幸福童年時光:家境優渥、父母恩愛、仆人環繞、衣食無憂。她3歲會背名詩,7歲能寫小說......
然而,好景不長。
後來父親開始抽大煙、養小妾,讓接受過新思潮的母親無法忍受,便以伴讀為名與張愛玲姑姑張茂淵到了國外,扔下了年幼的張愛玲與弟弟。
殊不知,母親不管不顧的任性離去,給張愛玲的一生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後來父母感情破裂失婚,父親再娶的繼母孫用蕃對張愛玲姐弟很不好,張愛玲因頂撞繼母而被父親幾乎毒打致死,就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逃了出來,從此與父親恩斷義絕。
可見,張愛玲的童年時光是缺乏父愛的,這為她後來的擇偶與感情奠定了悲涼的底色。
張愛玲從父親那里逃出來后,跟母親住到一起,希望獲得一點久違的母愛,但卻是徒勞的,剛開始母女倆相處還算融洽,但不久母女關系就冷淡下來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