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女戰士劉惜芬不幸被捕,審訊時,特務頭子毛森用刀劃開她的衣服,輕蔑道:「你招不招?」見劉惜芬顫抖著,他又把煙頭燙在她的鎖骨上!
故事要從1924年說起,劉惜芬在廈門出生,她本是大戶人家的小姐,但卻活的連丫環都不如。為什麼這麼說呢?原來劉惜芬的母親只是一名陪嫁丫環,因為父親的大太太無法生育,就把自己的陪嫁丫環送給老爺做了填房。
封建家族重男輕女,劉惜芬的母親本來身份卑微,在接連生下兩個女兒后就更加不受待見,精明的二房太太想要獨享尊寵,經常在老爺面前搬弄是非。因為劉惜芬早產兩個多月,被二房污蔑為「野種」,從此她的母親被父親非罵即打。
劉惜芬的生母是一位善良的 「陪嫁丫頭」,因不堪忍受幾房太太的壓迫凌辱,便在一個漆黑地夜晚含冤飲恨自盡,那年劉惜芬剛滿一周歲。
從此劉惜芬和姐姐就成了沒有娘的孩子,在家族中受盡白眼,失去母愛的劉惜芬在艱難困苦中搖搖晃晃地成長,由此養成了堅韌不拔地性格。
1938年5月,日軍侵占了廈門,此時的劉惜芬年僅14歲。
這個正值妙齡年華的女孩兒,親眼目睹了日軍對廈門無辜老百姓犯下的慘惡罪行。
日軍在廈門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劉惜芬看著曾經美麗的小島,如今變成如此破敗的局面,心里面痛心卻又無奈。
1940年,劉惜芬考入了廈門博愛醫院。在面試時,她說:「我希望能在這里學習護理,為更多的人提供幫助。」
進入醫院后,劉惜芬展現出了極高的學習能力和敬業精神。她總是認真學習每一個操作步驟,仔細傾聽醫生的建議和病人的需求。她說:「護理不僅僅是一項技術活,更需要對每一個人的關心和尊重。」
醫院里,日本醫生和病人占領了二樓,他們以高傲和冷漠的態度對待中國人。每當有日本人踏入醫院,醫院總是優先將他們安排在環境優雅、設施齊全的二樓。即使他們的病情并不嚴重,也能享受最高規格的醫療服務。
這所醫院,外表光鮮,實則深藏不公。一樓的環境骯臟不堪,設施簡陋,病患眾多,卻幾乎無人問津;二樓則是另一個世界,環境優雅,設備先進,醫護人員眾多,卻只為日本人服務。這種鮮明的對比讓劉惜芬痛心疾首,她無法忍受同胞受苦,決心要在一樓為中國病患服務。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