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魯迅的原配夫人
1909年,朱安悄悄溜進魯迅的房間,從背后抱住魯迅,淚眼婆娑地哀求道:「大先生,給我一個孩子吧!」魯迅轉身,冷冷地撒開朱安的手,怒火中燒,拿起水杯「啪」的一下砸在地上,大喊:「給我滾出去!」朱安嚇得直哆嗦,奪門而去。
朱安出生在紹興的官宦門第,父母對擇婿高低不就,致使她20歲還未出嫁。朱周兩家世代通婚,魯迅的母親看中了朱安的溫順聽話,極力撮合兩人的婚事。盡管魯迅未曾見過朱安,但為了不違背母親的意愿,他還是答應了婚事,但提出了兩個條件:放開小腳,進學堂讀書。然而,朱家人不敢打破封建思想,這兩個條件均未落實。
七年過去了,朱家得知魯迅在日本已有妻兒的傳聞后,與魯迅的母親商量,趕緊安排婚事。魯迅接到母親病危的消息,急忙趕回家中,卻發現家中張燈結彩,正準備婚禮。新娘下轎時,一只塞滿棉花的繡花鞋先著地,魯迅的臉色頓時沉了下來。上樓時,魯迅的鞋跟又被踩著,在古代,這是不好的寓意。
第二天,魯迅跑到朱安房間,對朱安說:「我可以認你做妹妹,并按照周家女兒的禮數對待,你另嫁吧。」朱安聽后,當即下跪抱著魯迅的大腿,委屈地說:「請大先生不要趕我走。」魯迅心軟了,讓她學習新知識,但朱安卻說:「女子無才便是德。」魯迅見無法改變她的想法,便拂袖而去,再次回到了日本。
魯迅與朱安的相處非常冷淡,平時的交流僅限于幾個字:「恩」、「好」、「關門」,再無其他。有一次,魯迅生病了,朱安心疼不已,走了幾十公里去買魯迅愛吃的點心,腳都磨破了。魯迅只是面無表情地說了一個字:「好。」鄰居們經常質疑朱安不能生孩子,魯迅的母親也盼望著抱孫子。
這天晚上,朱安鼓起勇氣溜進魯迅的房間,從背后抱住他,哀求道:「大先生,給我一個孩子吧。」魯迅非常生氣,拿起桌上的杯子狠狠地摔在地上,大喊:「滾出去!」朱安像受驚的兔子一樣跑了出去,眼淚像斷線的珠子般滾落。
魯迅一直把朱安當作朱家人,他曾對友人說:「她是我母親的太太,我只能把她當禮物保管好,對于愛情,我是不知道的。」幾年后,魯迅回國,在大學任教,平時寫文章發表。許多女學生會來家中拜訪,有一次,魯迅對一位叫許廣平的學生摸了一下頭,書房中也傳來歡笑聲,魯迅還為許廣平剪頭髮。
朱安看到這一幕,心里一酸,對友人訴苦道:「我一直以為做個蝸牛就可以一直爬,肯定能爬到墻頂,現在我沒有力氣爬了。」
魯迅與許廣平有了孩子海嬰,朱安非常高興,畢竟周家有后了。她經常寫信給許廣平母子,表達關心與問候。後來,魯迅與母親相繼去世,朱安和女傭相依為命。當時物價飛漲,朱安生活非常貧困。有人建議她賣掉魯迅的書籍換取生活補貼,許廣平聞訊后立即阻止。友人探望朱安時,她憤怒地說道:「你們總要照顧魯迅的遺物,我也是魯迅的遺物,你們也要照顧我啊!」
朱安的一生是幸福而又悲涼的,她照顧了魯迅的母親33年,盡心盡責。朱安是封建包辦婚姻的犧牲品,她的遭遇是無愛情婚姻釀成的悲劇。對魯迅的愛雖然無名無實,但她始終相伴并照顧著自己所愛的人,這對她來說也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