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靜宜與蔣緯國
「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暮年時的蔣緯國在面對夫人邱愛倫的悉心照料時不是不感激的。只是邱愛倫是他的妻子、夫人,但在他心中,能夠被稱之為愛人的,只怕是只有那個在破廟中用煤油爐給他煮飯的女人。
1997年,蔣緯國去世。臨終前的遺言是將自己葬在台北六張犁山原配夫人石靜宜的墓中,那里有他早年為自己留下的位置,是他們的合葬穴,旁邊睡著的是他的養母姚冶誠老夫人。而這一切的執行人都是他當時的妻子,邱愛倫。
邱海倫與蔣緯國
石靜宜生于1918年,是西北首富石鳳翔的次女。石鳳翔家大業大,可是膝下七個子女中最心愛的便是夫人所出的兩個女兒淑儀和靜宜。長女石淑儀出嫁后沒幾年便因為難產去世,小女兒靜宜便一直承歡膝下,石鳳翔愛如珍寶。
石鳳翔是一位愛國企業家,走的是實業救國的路線。對孩子的教育也比較嚴格,所以家中的女兒們也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因此雖然出身大富之家,但石靜宜從小謙遜有禮,性格開朗明快,從來沒有富家小姐的嬌縱任性和目下無人。
石靜宜舊居
石靜宜上學時一般都是家中專車接送,但她不想讓同學知道自己出身富貴而產生距離感,因此從不讓司機將車開到學校門口,而是隔著幾條街便下車自己走到學校去。石靜宜性格活潑開朗,不僅有富家小姐的朋友,普通人家的同學也愿意與她結交。
抗戰開始時,石靜宜經常參加學生們的愛國運動,救濟學校附近的窮苦百姓。對于靜宜的這些行為,父親雖然從未表示過支持,但往往都是默許的。
1940年,學成歸國的蔣緯國以少尉排長之職被派往駐扎西北的胡宗南部,在陜西潼關一帶駐扎。1944年在與日寇交戰中,胡宗南部獲得階段性勝利。西北當地名門望族為了鼓勵前線戰士,在地方上舉辦宴會招待部隊將官。
這次宴會便是西北首富石鳳翔牽頭舉辦的,而宴會的總負責人正是他的掌上明珠石靜宜。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