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古往今來,人們對美好的愛情、幸福的婚姻總是充滿向往。無論是在那個時代,都不乏勇敢追愛的男女,為了自己心中所愛而奮力沖破一切梏桎。
民國時期,因為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坍塌,自由的光亮第一次照進人們的心中,人們的思想和一些公序良俗開始受到影響、發生改變。婚姻也從封建時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轉變為「婚戀自由」,許許多多的年輕男女不愿服從家中的「安排」,反對包辦婚姻,渴望自由。
著名畫家徐悲鴻就因為包辦婚姻而討厭家中長輩為自己「安排」的妻子,貌合神離之下最終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
徐悲鴻是著名的畫家、美術教育家,因其獨具一格的繪畫特點,能夠精準表達作品的思想內涵而深受人們的喜愛。
其所繪人物、走獸、花鳥皆彩墨渾成,其對中國畫壇有著很大的影響,與張書旗、柳子谷三人被世人稱作畫壇的「金陵三杰」。
徐悲鴻自小的家庭條件貧寒,父親是私塾先生,常常為人作畫來換取微薄的報酬貼補家用。其自小就隨著父親學習詩文書畫,很早就展露繪畫天賦,十歲時已經可以協助父親繪畫,負責部分填彩敷色的工作。
后又與父親四處奔走,依靠賣畫為生。1919年,徐悲鴻遠渡重洋到法國巴黎美術學校學習直至其三十二歲那一年回國,并投身于國內美術教育工作。
徐悲鴻從事美術教育工作的數十年歲月中,其十分惜才,為當代中國培養了許多藝術人才,其在繪畫發展上做出的貢獻毋庸置疑是巨大的。他一生中為后世留下許許多多的經典畫作,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藝術大師。
世人皆知徐悲鴻與前妻蔣碧薇轟轟烈烈的愛情,兩人相識時蔣碧薇已然被父母許配人家,在徐悲鴻赴法留學的前夕,蔣碧薇義無反顧與其私奔,相伴二十八載為徐悲鴻生下一兒一女。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