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北大教授劉半農喜得千金!
他小心翼翼地抱著女兒,簡直愛不釋手,就像捧著一個小小的珍寶一樣。
可是過了一會兒,劉半農轉頭對妻子朱惠說:
「對外就說生了個男孩。」
朱惠愣了一下,隨后欣慰地點了點頭。
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劉半農有什麼特別的理由嗎?
劉半農
劉半農,文學家、翻譯家、教育家,他與陳獨秀、胡適、錢玄同齊名,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四台柱」之一。
劉半農原名劉壽彭,1891年出生江蘇江陰一戶清貧的教書匠家庭。
在父親劉寶珊的督促下,劉半農從小勤奮好學,成績每每名列前茅,國文、英語尤為出色。
老師們看到他都贊不絕口:
「此小子不同凡響,其前途不可限量!」
劉半農11歲那年,跟著母親去庵里燒香,遇到了一位姓朱的婦人。
朱氏一眼看出劉半農絕非池中之物,她熱情地拉住劉母:
「我的大女兒朱惠今年14歲,我愿意把她許配給你兒子。」
朱氏的丈夫在縣城一家帽店工作,家境尚可,劉母便開心地答應下來。
誰知回家之后,劉寶珊表示不同意。
為什麼呢?
因為他中過秀才,覺得朱家配不上自己的兒子!
于是,他以女方年齡太大為由拒絕了:
「朱惠比我們家阿彭大了3歲,鼠兔相克,不是良配。」
可朱氏實在不愿放棄劉半農這位乘龍快婿,她親自登門,改口說:
「我有兩個女兒,如果嫌老大大了,我就把老二許配給你們家!」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劉寶珊再也不好意思推辭,只好答應了這門親事。
不幸的是,朱家老二忽得暴病身亡。
朱家遭到這一變故,引起了劉家的同情。
劉寶珊想了想,決定讓兒子迎娶朱惠。
訂婚后,劉半農沒有遵守婚前不得直接接觸的古訓,忍不住跑到朱家去偷看朱惠。
朱惠正在院子里洗衣裳,她忽然見到一個陌生少年,羞得滿臉通紅,急步躲進屋內。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